协同融合 高质量发展提速 世界快资讯
来源: 京报网      时间:2023-03-31 11:58:09

春分过后,雄安新区容城县平王乡郭村的农田已经泛绿。就在不远处,雄安新区R1线一标段四分部项目现场正加紧施工。未来,这里将形成一条最高时速200公里、24小时全天候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联通雄安新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相关资料图)

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是《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中的“一纵”。雄安新区设立6周年之际,R1线、京雄城际、商务服务中心、央企总部等重大建设有序推进,雄安新区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全面增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标志性突破。靠着京冀两地的密切联动融合,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

雄安·电建智慧城内,入驻的言几又书店吸引许多周边居民前来阅读体验。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雄安中交未来科创城“未来源点”,一台自动扫地机器人正在工作。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不少企业已经入驻,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盾构隧道。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全面落实中央疏解清单

位于容东片区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是雄安新区第一座标志性城市综合体,也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企业先期入驻的职住一体化综合园区,已于去年底全业态开业运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奇安信、东风悦享、中交建设、中铁建设等40余家企业入驻。

今年,雄安新区将全面落实中央疏解清单,推动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2所医院加快建设,争取一批符合新区产业定位的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新区。

3月26日,雄安新区启动区仍是一派塔吊林立、热火朝天建设场面,随着最后一罐混凝土浇筑,中国中化在雄安新区的总部大楼001大厦顺利完成地下部分施工,即将全面进入地上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主体结构封顶,明年12月31日前竣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地标性建筑。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李凡荣近日在雄安新区考察调研时表示,中国中化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整体产业布局研究,推动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产业项目落地雄安新区,努力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贡献更大力量。

“首批疏解的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四所北京高校集中落位起步区第五组团北部,区位优势明显。”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相关业务部门介绍,四所高校联合发展、协同创新,将引领新区科创、科研、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新区建设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助力雄安打造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的高等教育高地。

雄安新区已在建设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等平台,为高校提供相关保障。位于昝岗组团的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一期)先行示范区已建成投用,位于启动区的科创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将于今年完工。为吸引人才,新区还将向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给予科研经费补贴和安家费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央企和高校职工已赴雄安实地了解过新区建设发展情况,其中既有单位组织也有自行前往的。经过实地探访,疏解转移人员对雄安新区的了解更加充分,雄安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良好环境给他们留下了积极印象。

未来将成华北重要交通枢纽

千年大计,交通先行。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从空中俯瞰,雄安站巨大的椭圆形屋顶宛如荷叶上的一滴露珠。

雄安站投用后,雄安至北京西站最快50分钟可达,至大兴机场站最快19分钟可达,进一步完善了京津冀区域铁路网布局,密切了雄安与北京、天津等京津冀中心城市的联系,提高雄安新区的辐射能力,有力推动了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

全长约86公里的R1线共设8站,包括雄安航站楼站、金融岛站、第五组团站、昝岗站、雄州站、雄安站、霸州开发区站和永清临空站。R1线全线包含了近20公里的地下段,“雄安1号”“雄安4号”盾构机正全速向前掘进助力R1线建设,这也是盾构机在雄安新区的首次应用。

中国雄安集团轨道快线公司副总经理李向涛告诉本报记者,作为国内首条采用CBTC信号系统、最高运行时速200公里的城轨交通线路,R1线在设计之初就定为公交化运营,以满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带来的大批人员通勤需求,未来将与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贯通运营。

雄安新区建设与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1线与京雄城际为“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的“两纵”,R1线建成通车后将实现半小时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直达北京丽泽商务区。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四纵两横”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络。目前,雄安新区R1线、雄忻高铁、雄商高铁、雄忻高铁雄安新区地下段(东西轴线)等工程均在建设中。“四纵两横”高铁交通网络正加速形成,未来,雄安新区将在华北地区发挥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市场化项目成为承接重要载体

雄安新区现阶段的规划建设格局为“一主五辅多片区”,其中“一主”即为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五辅”为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和昝岗、寨里两个组团。雄安站所在的昝岗组团规划用地面积约35.5平方公里。在产业布局方面,昝岗组团将围绕雄安站打造高铁经济区。雄安站不但是雄安新区对外的门户,也将成为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引擎。

与雄安站一街之隔,总投资172亿元的雄安新区首批市场化项目中交未来科创城已初现雏形。项目位于昝岗组团3号地块,步入项目展示中心,一座清新的阶梯式书吧令访客流连。登上展示中心顶层的观景台,建设中的项目全景以及不远处的雄安站尽收眼底。中心一侧的一座酒店已经封顶,未来可满足来雄安旅客的就近住宿需求。中心还将具备候车功能,为更多旅客提供服务。

中交未来科创城是产城融合项目,将集聚智慧交通、高端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产业集群。除建设中交集团雄安总部外,还将落地央企三级子公司,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市场化项目是近两年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以中交未来科创城为例,项目满足企业办公、人员居住需求的同时,还规划了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一座“未来之窗”艺术展示中心,以及一所36个班的小学和两所幼儿园等配套设施。昝岗组团的市场化项目还包括同样为产城融合项目、位于2号地块的雄安铁建中心,以科研用地为主、位于1号地块的中国能建新能源生态城等。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首批市场化项目之一的雄安·电建智汇城已在去年年底开始运营。

专家解读

首都都市圈引领新区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委党校决策咨询部主任、教授 刁琳琳

素描/琚理

近年来,都市圈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成功经验揭示,中心城市周边一般是一个国家级的战略性区域,要安排若干新城新区,围绕形成高度协同融合的都市圈,都市圈进一步整合、耦合带动形成城市群和全球城市区域。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一方面,要坚持北京“一核”和雄安“一翼”双向发力,全面落实疏解清单,完善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分批推进部分央企总部、高校、医院等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完成第一阶段疏解承接存量的任务。另一方面,要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引领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在规划与功能对接、产业与市场对接、基本公共服务对接、政策与体制机制对接等领域形成持续支持,推动新区规划建设与京津冀服务“双循环”战略新格局有机衔接。

要遵循城市开发建设规律、把握好千年大计与建设时序的关系,支持雄安新区严格按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与北京城市总规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的衔接,确保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的稳定。要坚持融入首都“产业圈”,积极共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创新链带动产业链,通过承接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出的产业、与京外发达地区合作过程中承接优势产业、通过自身转型升级培育出高端高新产业三条路径,尽快形成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重点产业体系,将雄安新区打造为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协作的重要节点城市,与北京高精尖产业差异化发展。要立足首都“功能圈”定位,支持雄安新区构建有利于增强对北京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吸引力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新区承接北京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转移能力。要以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先行先试政策加快释放新区创新效能,建立公开、统一、信息共享的区域要素市场,大力度推进京雄科技成果有效转移转化、技术市场融通合作、一体化征信体系建设等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同城化通办,着力破解新区引技、引才、引企的政策瓶颈。要锚定“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目标,探索建立国际领先的城市管理规则和标准体系,充分借鉴北京城市发展的先进成果经验,在体制、机制、手段等治理的实践形态上构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要求相适应的准则,将新区打造成为历经百年也不落后、经得起千年历史检验的“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

亲历者说

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局长王彦伟:

新区综合承载能力正加快提升

“为确保疏解转移人员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新区筑巢引凤,持续提升软硬环境吸引力,在住房、教育、医疗等设施上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局长王彦伟表示,新区承接疏解组织机构体系已逐步健全,成立了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承接疏解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承接高校、医院、企业总部疏解三个专班,组建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的协调服务机制。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配套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出台了承接疏解实施意见,不断完善用地、住房、社保、医保、人才、医疗卫生、教育、金融、科技发展、户籍等十个方面配套政策,“1+10”疏解配套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新区对疏解企业落户的服务质量也不断优化,围绕高效服务企业落户,为符合产业定位的北京投资来源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并设立承接疏解服务窗口,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有力保障疏解项目落地工作的开展。

“新区对外骨干路网已全面打通,内部骨干路网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廊道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水系治理稳扎稳打。”王彦伟表示,当前,雄安新区支持疏解的综合承载能力正加快提升,起步区、启动区扎实推进,容东、容西、雄东片区启动运行,昝岗片区中试基地、综保区等产业平台开始运营,北京市支持新区“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有序移交,一批市政基础、公园绿化、商业办公等设施项目加快实施。

雄安新区承接疏解工作已取得标志性进展。中国星网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加快建设,中矿集团注册落户并完成总部选址,4所高校和2所医院选址落位,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央企设立各类机构140多家,形成了良好示范带动效应。

王彦伟表示,4家央企总部将充分发挥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结合新区开发建设和产业规划结合,在新区布局相关产业项目和机构,推动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加速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中国星网已设立了中国星网数字科技公司,并谋划组建空天信息创新发展联盟,加快卫星互联网产业聚集;中国中化设立中化新能源公司;中国华能设立城市综合能源、绿色能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创新业务。

王彦伟说,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等一批办公、商业、住宅等配套设施陆续投用的同时,为了给央企及随之搬迁的职工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雄安新区也及时回应疏解转移人员关切,完善户籍、住房、人才、教育、医保等一揽子配套支持政策,构建“普惠+优惠”的政策体系,切实增强新区对疏解转移人员吸引力,加快承接疏解取得实效。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白波

流程编辑:u019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